战国时期,秦国用“籀文”(大篆),而东方六国各有自己的文字,汉代人称之为“古文”。先秦典籍多用“古文”书写流传,在秦代被禁绝,至汉代复出,一些学者用当时流行的隶书转录或抄写这些典籍,于是便有了“今文”本。学习研究与传布不同的文本,便成为不同的学派。《孝经》也有今文和古文之别,今文有郑注,古文有孔传,历史上斗争十分激烈。
今文《孝经》,据《隋书·经籍志》说:“遭秦焚书,为河间人颜芝所藏。汉初,芝子贞出之,凡十八章,而长孙氏、博士江翁、少府后仓、谏议大夫翼奉、安昌侯张禹皆名其学。”又说:“至刘向典校经籍,以颜本比古文,除其繁惑,以十八章为定。郑众、马融并为之注。又有郑氏注,相传或云郑玄,其立义与玄所注余书不同,故疑之。”
而古文《孝经》,据《汉书·艺文志》和《说文解字·叙》说,武帝时,鲁恭王得之于孔子故居的墙壁之中,同时发现的还有《尚书》、《论语》、《礼记》等数十篇古文典籍。许慎之子许冲在《上〈说文解字〉表》里却说:
慎又学《孝经》孔氏古文说。古文《孝经》者,孝昭帝时,鲁国三老所献。建武时,给事中议郎卫宏所校,皆口传,官无其说,谨撰具一篇并上。
段玉裁在《说文解字注》里解释说,这是因为汉武帝时发现的壁中书,孔安国只献出了古文《尚书》一种,所以才有昭帝时鲁国三老献古文《孝经》之事。
《汉志》又收录有“《孝经》古孔氏一篇,二十二章”。颜师古注曰:“刘向云:古文字也。《庶人章》分为二也,《曾子敢问章》为三,又多一章,凡二十二章。”最早提到孔安国为古文《孝经》作传的是王肃的《孔子家语后序》。而后,《隋志》也记载了孔传流传的情况,说古文《孝经》与古文《尚书》同出,“孔安国为之传。……梁代,安国及郑氏二家,并立国学,而安国之本,亡于梁乱。陈及周、齐,唯传郑氏。至隋,秘书监王劭于京师访得孔传,送至河间刘炫”。刘炫为此作了《议疏》,但一些儒者怀疑这是刘炫伪造之作,非孔安国旧本。
关于《孝经》今文与古文,郑注与孔传的一次大论争发生在唐开元七年(719)。当时,唐玄宗诏令群儒质定《孝经》。左庶子刘知几主张行用古文,国子祭酒司马贞则指斥孔传“文句凡鄙,不合经典”。结果,玄宗最后裁定:“郑仍旧行用,孔注传习者稀,亦存继绝之典。”开元十年(722),唐玄宗参用孔传、郑注以及韦昭、王肃、虞翻、刘劭、刘炫、陆澄等人的注解,以今文《孝经》为底本,作了“御注”。天宝二年(743),玄宗又作了增补修订,重注《孝经》,并刻石颁行天下。
五代之乱,郑注与孔传都亡佚了。北宋时,日本奈良东大寺高僧奝(diāo)然出使中国,所献古书有《孝经》郑注,其事约在太宗雍熙元年(984)。大概到北宋末年,《孝经》郑注又在战火中佚失。
唐以后,《孝经》今、古文之争仍在延续。北宋王安石用今文作《孝经解》,司马光则从国家书库里找到一个古文本,作了《古文孝经指解》。后来,朱熹以古文本为依据,把《孝经》分割为经、传两个部分。元代吴澄则用类似的方法,以今文本为依据,分《孝经》为经、传。清代,顺治帝《御注孝经》、雍正帝《御纂孝经集注》及康熙时颁行的“满汉合璧本”《孝经》都用今文。总的说来,唐以后《孝经》传播的大势是今文占主导地位,而古文也代有传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