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E CHANG NEWS
当前位置:宣城KTV招聘网 > 宣城热点资讯 > 宣城励志/美文 >  颜之推只是从表层去寻找佛、儒两家的共同点真正深入佛教堂奥的还

颜之推只是从表层去寻找佛、儒两家的共同点真正深入佛教堂奥的还

2022-06-09 23:30:00 发布 浏览 561 次

颜之推只是从表层去寻找佛、儒两家的共同点,真正深入佛教堂奥的还得算中唐时期的柳宗元(~)和刘禹锡(~)。他们出佛入儒、浸润其中多年,力求在哲理层面上把两家融会贯通。有些儒家学者抓住佛教主张出家、毁弃人伦这一点全盘否定佛教的学术价值,柳宗元却不以为然。他批评这些人目光短浅,“忿其外而遗其中,是知石而不知韫玉也”。柳宗元指出:“浮图诚有不可斥者,往往与《易》、《论语》合。……吾之所取者与《易》、《论语》合,虽圣人复生,不可得而斥也。”显然,他是从儒家的立场出发去琢取佛教中的“韫玉”的。他主张“真乘法印,与儒典并用”,“悉取向之所以异者,通而同之,搜择融液,与道大适。”刘禹锡也很赞成柳宗元的主张,认为佛教有益于教化,可以“革盗心于冥昧之间,泯受缘于死生之际,阴助教化,总持人天”,对于儒学是一种必要的补充。

柳宗元、刘禹锡心目中的“韫玉”是指佛教那种有无统一的辩证思维方法。他们认为,吸收这种辩证思维的理论成果,可以增强儒学的理论性,把儒家伦理提到世界观的高度。刘禹锡和柳宗元发现,自汉以来的儒学有一个缺陷,那就是教条讲得多,抽象的哲理谈得少,缺乏思辨色彩,思辨性很强的佛教对于儒学的哲理化是有借鉴意义的。他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初步探索。刘禹锡把佛教“缘起性空”说加以改造,以有释空,找到了把佛教出世哲学纳入儒家人世哲学的转折点。他对佛教“空”的观念表示一定程度的认同:“上士介空而离相,中士著空而嫉有,不因相何以示觉,不由有何以悟无?”那么,“空”的哲学含义是什么呢?刘禹锡的解释是:“空者,形之希微者也。为体也不妨乎物,而为用者恒资乎有,必依于物而后形焉。”就是说空并不等于虚无,空本身就是有与无的统一,并不排斥有。这样,他便接过佛教“空”的观念,注入儒家崇有的内容。柳宗元对刘禹锡的观点表示赞成,他在《答刘禹锡天论书》中写道:“所谓无形为无常者,甚善。”刘禹锡、柳宗元的“空”观启迪了宋代理学家张载,他进而提出“太虚即气”的理论。

韩愈(~)、李翱(~)与柳宗元、刘禹锡不同,他们不信奉佛教,都是激烈的排佛者。韩愈因上书谏阻唐宪宗把陕西风翔法门寺收藏的“佛骨”迎到宫中供养,险些掉了脑袋。但他们一面排佛,一面也在从事援佛人儒的探索。韩愈模仿佛教的法统,编制儒家道统。他把儒家的源头追溯到尧,声称“尧以之传之舜,舜以之传之禹,禹以之传之汤,汤以之传之文、武、周公,文、武、周公传之孔子,孔子传之孟轲,轲之死,不得其传焉。”他以儒家的道统对抗佛教的法统,说明儒家在华夏当居正宗地位,并以道统的继承人自诩。韩愈还借鉴佛教解释名相、范畴的研究方法,对儒家的思想体系加以概括和提炼。他说:“仁与义为定名,道与德为虚位。”意思是说,“道”与“德”是各家各派都经常使用的范畴,而仁与义则是儒家赋予“道德”范畴的特定内涵。因此,仁与义可以看作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。韩愈由于采用了佛教的研究方法,他对儒家基本观念的阐发比起汉儒来要深刻得多。他的儒学思想哲理性很强,不是那种借天的名义所进行的粗俗的神学说教。

韩愈的学生李翱借鉴禅宗的佛性论和修养方法,改造并发展了儒家的心性学说,写出《复性书》上、中、下三篇。他参照佛教净、染之分的模式,提出性善情恶说。他认为:“人之所以为圣人者,性也;人之所以惑其性者,情也。喜、怒、哀、惧、爱、恶、欲,皆情之所为也,情既昏,性斯匿矣。”按照他的说法,每个人的品性都是善的,只是由于受到情欲的干扰,使人的品性不能得以扩充,才使人显出圣、凡的人格差别。他把人的情欲比作使河水变得混浊的泥沙,比作笼罩火焰的浓烟,认为沙不浑,水自清,烟不郁,火自明,情不作,性自善。要恢复人们本来的善性,就必须做到忘情。只有这样,才能进入“弗思弗虑”、“灭情复性”、“心寂不动”的精神境界,成就超凡入圣的理想人格。李翱灭情复性的理论同禅宗的“见性成佛”并没有多少区别,只不过是把佛教倡导的“成佛”改为儒家倡导的“成圣”。李翱援佛入儒,因袭的迹象太过明显,并不太成功。但他以佛性印证心性,把儒家道德观念提到最高信仰的程度,毕竟开了宋明理学的先河。

义理之学

自汉代儒学复兴以来,大体沿着两个方向发展。一个是义理之学,另一个是考据之学。前者由今文经学开启,后者由古文经学肇端。今文经学讲究“微言大义”,比较注重从思想理论角度阐发儒学。它虽开展了义理之学,但因其喜欢借天的名义立说,终于流为谶纬神学。粗俗的说《周易说略》书影教代替了哲理的论证,浓重的神学氛围窒息了义理之学。东汉末年经学衰落后,魏晋玄学援道人儒使义理之学得以抬头;隋唐思想家援佛人儒也为它注入活力。在此基础上,从宋代至明末,义理之学终于有了长足的发展,形成一种与汉代经学风格迥异的新的儒学形态——宋明理学。宋明理学家讲究理欲之辩,维护三纲五常,以继承孔孟道统相标榜,所以理学又称为道学。宋明理学一反汉唐的义疏传统,抛开传注,直接从经典中寻绎义理。它以儒为主,兼采佛、道,以三教合流为显著特征。

宋明理学的奠基人是周敦颐、邵雍、张载、程颢、程颐,号称“北宋五子”。在这五人中首开风气者当推周敦颐。周敦颐(~)字茂叔,道州营道(今湖南道县)人。因其在庐山莲花峰下濂溪畔筑“濂溪书屋”,学者称他“濂溪先生”,称他创立的理学学派为“濂学”。他依据《易传》和《中庸》的基本思想,参照道士陈抟传授的《无极图》,画出《太极图》,撰写《太极图说》,论述宇宙本体、世界生成和万物变化的过程,建立了一个简洁明了而又精致系统的理学世界观。他在《太极图说》中写道:“无极而太极。太极动而生阳,静而生阴。静极复动。一动一静,互为其根。分阴分阳,两仪立焉。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,五气顺布,四时行焉。五行一阴阳也,阴阳一太极也,太极本无极也。五行之生也,各一其性。无极之真,二五之精,妙合而凝。‘乾道成男,坤道成女’。二气交感,化生万物,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。”他把由无极、太极、阴阳、五行、男女、万物构成的逻辑结构看成宇宙生成变化的图式。认为宇宙万物由一个抽象的实体派生出来,他把这个抽象的实体或称“无极”,或称“太极”,虽没有明确地提出天理范畴,但已具备理学世界观的雏形。周敦颐从这种世界观出发阐释儒家的人学思想,把《中庸》“诚”的观念提到本体论的高度。他说:“诚者,圣人之本。”认为诚来自乾元,秉承“无极之真,二五之精”是至高至善的人生境界。在这种境界中的人就是圣人。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,立人极焉。”圣人是众人学习的楷模,他为众人规定了中正仁义而主静的做人准则,人们只有向圣人看齐,才能实现自我完善。他给“主静”作的注解是“无欲故静”,认为“欲动情胜、利害相攻”,实为万恶之源。他已提出了理学“存理灭欲”说的基本思想,确立了理学家特有的价值取向。

邵雍(~)字尧夫,谥康节。共城(今河南辉县)人。因其隐居于苏门山百源,学者称百源先生,称他创立的理学学派为百源学派。他同周敦颐一样,也从道教中汲取思想材料,采取象数学的手法建立理学世界观。他参照陈抟传下来的《先天图》,用“加一倍法”,通过象数罗列构造出先天象数学,用来比附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形成和发展。他认为宇宙的本原是“太极”,“太极一也,不动,生二,二则周敦颐像神也。神生数,数生象,象生器”。太极是绝对的“一”,由一分化、设置出数、象,由象派生出宇宙万物。太极既是宇宙万有的本原,又是主体意识的依据。他说:“心为太极,又曰道为太极。”这种主体意识通过人体现出来,所以在万物之中人最灵;而在人群中,圣人最高明,“是知人也者,物之至者也;圣也者,人之至者也”。圣人“心代天意,口代天言,手代天工,身代天事”,为天传法,为万民作则。通过对圣人的描述,邵雍重申了儒家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。他的理学思想体系以宇宙观为起点,以人生观为归宿。

周敦颐和邵雍由于受象数学的影响,思想上还有汉儒神秘主义和独断主义的残余。比他们稍晚的张载则完全抛开了象数学,立足于理性主义建立理学世界观。张载(~)字子厚,陕西凤翔郿县(今陕西眉县)横渠镇人,世称横渠先生。他常年讲学于关中,弟子也多为关中人,故他创立的理学学派称为关学。张载批判了佛、道两家关于“空”或“无”的本体论思想,出佛人儒,提出气一元论。他认为气是充塞于宇宙的物质实体,“凡可状,皆有也;凡有,皆象也,凡象,皆气也。”气的本然状态叫作“太虚”,“太虚无形,气之本体,”“太虚即气。”太虚和气是同一概念。气是万物的本原,万物产生于气,复归于气。“太虚不能无气,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,万物不能不散而为太虚。”他打比方说,气在太虚中聚与散,就像冰在水中凝结与融释一样,气聚合而形成具体事物,气消散而归复于太虚。他否认有脱离气的绝对的虚无状态。“知太虚即气,则无‘无’”。张载以气为核心把天、道、性、心等儒学范畴连成一个体系,认为“由太虚有天之名,由气化有道之名,合虚与气有性之名,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。”张载的气一元论真正扬弃了佛、道的本体论,为儒家人世哲学奠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
您可能感兴趣

首页
发布
会员